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唐菖蒲 Gladioli









唐菖蒲

Gladioli are unsurpassed for their great range and combination of colours.massive blooms,red salmon,lavender,cream,rose,orange,pink,white etc.

Tall 120-150cm stems,spring to summer flowering,these beautiful giant flowered Gladioli are unsurpassed for a magnificent garden display from late spring through to summer. they are easy to grow and come in a vast range of colours and types.they can be stagger planted to give a diverse range of flowering times while they also make great cut flower subjects.

plant:anytime from July to November and they will flower in approximately 70-80 days from planting. thus we can obtain flowers for many months simply by stagger planting the corms.they prefer a sunny position in well drained soil planted to about 6-8cm deep(see diagram)12-15cm apart.dig in Fiesta bulb food to ensure large healthy blooms.

depth:6-8cm deep, 12-15cm apart

position:full sun is best in well drained soil.

they are best planted when danger of frosts has passed.some varieties may need support when growing and this is best achieved with Florapak flower and plant supports (see your local garden centre).

thrip damage can occur and this is easily controlled by an insecticide spray at 10-14 day intervals.when the blooms have faded they can be removed but remember to leave the foliage until this has started to die down.Gladioli can be lifted in Autumn,stored in a container with plenty of air moverment and replanted the normal way from July to November.


原种产于南非。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生产国为美国、荷兰、以色列及日本等。唐菖蒲为重要的鲜切花,可作花篮、花束、瓶插等。可布置花境及专类花坛。矮生品种可盆栽观赏。

形态特征

  

唐菖蒲(图1)

茎 基部扁圆形球茎,株高90-150厘米,茎粗壮直立,无分枝或少有分枝,叶硬质剑形,7~8片叶嵌叠状排列。叶长对-40厘米,宽4~5厘米有多数显著平 行脉。花茎高出叶上,穗状花序着花12~24朵排成二列,侧向一边,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稍向上弯,花径12~16厘米,花色有红、黄、白、紫、蓝等深 浅不同或具复色品种,花期夏秋、蒴果3室、背裂,内含种子15~70粒。种子深褐色扁平有翅。[1]

药理功能

  为鸢尾科唐菖蒲属植物后菖蒲(Gladiotus huhridus bort),球茎入药,主治跌打肿痛及痈,茎叶可提取维生素C。唐菖蒲可作为切花、花坛或盆栽。原种来自南非好望角,经多次种间杂交而成。栽培品种广布世界各地。又因其对氟化氢非常敏感,还可用作监测污染的指示植物[1]

生长特性

  

唐菖蒲(图2)

唐 菖蒲为喜光性长日照植物,忌寒冻,夏季喜凉爽气候,不耐过度热, 球茎在4~5℃条件下即萌动;20~25℃生长最好。性喜肥沃深厚的砂质土壤,要求排水 良好,不宜在黏重土壤易有水涝处栽种。在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生长均较广州、上海为好。在上海冬季可在露地安全过冬,北方则需挖出球茎放于室内越冬。[1]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唐草蒲的繁殖以分球繁殖为主,新球第二年开花,为加速繁殖,亦可将球茎分切,每块必须具芽及发根部位,切口涂以草木灰,略干燥后栽种,培育新品种时,多用播种繁殖,秋季采下种子即播,发芽率高;冬季实生苗转入温室培养,次春分栽于露地,加强管理,秋季可有部分苗开花。

田间管理

   栽培唐菖蒲应选择向阳,排水性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质壤土;在黏土中虽能生长开花,但更新球发育差,大球下形成的小球也少,栽种前土壤应用足够的基肥, 基肥种类以富含磷、钾肥为好。栽植深度依土壤性质与球茎大小而异,一般5~10厘米,株行距15~25厘米,生长期间施3次追肥。第一次在两片叶展开后, 以促芽茎叶生长;第二次在4片叶茎伸长孕蕾时,以促花枝粗壮,花朵大;第三次在开花后,促更新球发育。生长期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发育,夏季如遇干旱,应 充分灌溉,同时雨季注意排灌。

病虫害防虫

  唐菖蒲球茎病害较为严重,因此球茎消毒是一项重要措 施,方法是去除球茎皮膜,浸入清水中15分钟,再浸入80倍福尔马林液30分钟或0.2%代森铵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后栽植,夏季高温多湿,易患立枯病, 除喷洒1000倍托布津液或结合灌水,每平方米施用代森镇10克防治外,还应注意避免垂花;若发现有线虫危害时,应将种球掘起烧毁,除作土壤消毒外,亦必 须进行轮作。[2]

采收加工

  

唐菖蒲(图3)

当地上部分发黄时,即可掘取球茎,晚植者可于11月下旬掘取。如掘球时硬叶们绿,可扎束式摊开晾干,然后扯走叶片,取球贮藏。   种球就薄摊子室内多层架上,要求通风干燥,防止冻害。入夏时如尚未种植,部分球茎开始抽芽,但对种植后的生长开花,并无大碍,如在5月份起冷藏于4~5℃处,就不会有抽芽现象。   光性长日照植物,冬季栽培阴天要增加光照,怕寒冻。适宜生长温度是白天20—25℃,夜间10—15℃。通过休眠期的球茎,温度在4—5℃时萌芽,冬季栽培0℃低温时植株冻死。不耐涝,栽培地忌积水。喜肥活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pH值以5.6—6.5为佳。

生物学特性

  唐菖蒲原产非洲热带与地中海地区。喜凉爽的气候条件,畏酷暑和严寒。要求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形态特征

   株高80~170厘米,球茎扁圆或卵圆形,具环状节。叶6~9片,剑形。蝎尾状伞形花序,着花8~24朵,花朵硕大。唐菖蒲喜凉爽、不耐寒、畏酷热,要 求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最适温度白天20~25℃,夜晚10~15℃。唐菖蒲为长日照植物,以每天16小时光照最为适宜。   唐菖蒲地下部分具球茎、须状根和收缩根。球茎为休眠器官。春天栽种一粒母球,秋天可收得一个或 若干个2cm以上的新球茎。球茎扁圆形或卵圆形,球茎的外部包有4—6层褐色膜被,对球茎起保护作用,球茎上有芽眼3—6个,成直线排列,中间的为主芽, 旁边的为侧芽。主芽、侧芽均可形成新的植株,侧芽形成的植株亦可抽穗开花。球茎的底盘周围布满根原基,萌动后形成须根。当植株生长具3片叶时,在母球茎上 开始形成新的球茎,在新球茎上又长出多条新根——收缩根。随着新球茎和收缩根的形成,母球与须状根逐渐萎缩、干枯,新的球茎长成后,在新球茎和收缩根之间 着生仔球。由于种球大小和品种不同,仔球着生量也不一样,大红袍品种着生仔球可达50一70粒,而紫气祥云品种只有4—8粒。仔球多数为卵圆形或桃形。   庸菖蒲的花茎从叶丛中抽出,穗状花序,长30—75cm,每个花穗着花8—24朵,通常侧向一边,排成两列,花冠直径8一16cm花冠由下向上渐小,花朵由下向上渐次开放。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喇叭形,钟形等,稍向上弯曲。

品种介绍

  唐菖蒲为多种源多世代杂交种,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种名。唐菖蒲的分类方法很多,以花期可分为春花类、夏花类;以花朵排列形式可分为规整类、不规整类;按花大小可分为巨花类、中花类、小花类;按花型可分为号角型、荷花型、飞燕型等等。

栽培管理

  生产上以栽种球茎为主,春季按球茎大小分级,并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8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与克菌丹1500倍液混合浸泡30分钟,然后在20~25℃条件下催芽,1周左右即可栽植。病毒侵染严重,退化明显的品种,可采用茎尖脱毒使植株复壮。   唐菖蒲的常规栽培系指自然条件下的栽培,一般选择直径2.5厘米以上的种球。种植方式有垄栽和畦栽两种,栽深5~10厘米。唐菖蒲在抽生第2片叶时,正是花芽分化的时候,对环境因素特别敏感,如遇低温和弱光,则"盲花"数量增多。   一般在整地时,每亩施入氮6~9公斤、磷6~12公斤、钾7~12公斤。整个生长季节需追肥3次,即在抽生2~3片叶时,花序从叶中抽出时和开花15天后各追肥1次。   唐菖蒲促成栽培,需先打破种球休眠。种球收获后,在自然条件下,从晚秋到初冬,经过低温影响, 才能打破休眠。促成栽培必须人工打破休眠,即种球收获后,先用35℃高温处理15~20天,再用2~3℃的低温处理20天,然后定植,即可正常萌发生长。 如要求1~2月份供花,则于10~11月份定植;若12月份定植,则3~5月份开花。即从定植到开花,需历时100~120天。促成栽培的株行距为15厘 米×15厘米或25厘米×7厘米,每平方米种植种球40~60个。定植后白天气温应保持20~25℃,夜间15℃左右。   亦可用延后栽培。种球收获后贮于3~5℃干燥冷库中,翌年7~8月份再种植于温室中,管理工作与促成栽培相同。

主要病害

  1、青霉腐烂病,收获和运输时,尽量不使种球受伤;种植前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小时;生长过程中随时拔除病株。   2、干腐病,种植时选用无病母球,生长过程中及时拔除病株。   3、“盲花”为生理病害,多在冬季保护地栽培中发生。防止的方法是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选择耐低温和短日照的品种。   主要害虫是双线嗜粘液蛞蝓,可用石灰水、氨水喷杀;于园圃周围撒石灰粉,阻止其进入;人工扑杀。[3]

切花采收

  

唐菖蒲(图4)

唐 菖蒲是多年生草本花卉,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花形美观、色彩鲜艳、瓣如薄娟,十分惹人喜爱,自然开花有的在春季、有的在夏季。为促其提前开花或延迟开花、 拉长上市时间、增加唐菖蒲切花的经济效益,经过江苏省沭阳县园艺技术人员和部分花农实践,探索和总结出了其花期调控五法,现简述如下:

用栽培管理措施调控

   冬天采用小拱棚栽培时若适当增加光照则有利于开花和提高花的质量;夏季用遮阳网遮光可降低温度,提高花的品质;采用2年—3年轮作可防病虫危害而使其正 常生长;大花品种密度稀、高温季节可提前开花,反之则延后开花。在生长期内进行施肥,前期应以氮肥为主;后期当茎伸长和孕蕾时,应以磷、钾肥为主可促使花 梗粗壮、提高花的品质。

利用品种间差异控制花期

  生长周期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种50天— 60天、中熟种65天—80天、晚熟种80天—120天,为准确安排切花上市时间,一般用倒数法,即从切花上市时间倒算出栽植时间,同时应根据各品种生长 周期安排不同品种的播种时间。此外,利用对光照和温度的调控亦可对其开花期作出部分调整,长日照花卉,每天光照需14小时以上,根据这一特点,可通过遮光将唐菖蒲每日能接受光的时间缩短到10小时—12小时以内,以达延迟开花的目的。此措施仅能影响到开花在一周内变化为宜,若强制性地提早或推迟自然开花期对切花品质都是不利的。

打破休眠提早开花

   唐菖蒲具有休眠性,一般休眠在30天—90天,休眠中的球茎即使环境适宜也不能生长。打破休眠的方法以低温处理较多,将其置于0摄氏度—4摄氏度条件 下,冷藏30天—50天,可打破萌发、开花。也可把其球茎浸泡在30摄氏度温水中两周,解除休眠;或将球茎悬挂于温室内30天,然后在27摄氏度—32摄 氏度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左右,再种植。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其提前开花

  可用80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水溶液浇灌唐菖蒲球茎3次可使开花数量增多,第一次浇灌是在栽植种球后进行,第二次于种植后4周进行,最后一次浇灌在开花前25天进行,可提前5天—8天开花。

延长球茎休眠期使花期推迟

  其球茎如果在一直保持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下,球茎就能不断维持休眠状态,不会萌发生长,以达到推迟花期的目的。当需要开花时提前升高温度,提供适宜的萌发条件,使其球茎结束休眠,如期开花.

主要品种

参与杂交的重要亲本原种

  1、忧郁唐菖蒲又名园叶唐菖蒲,球茎呈中型的球形,株高45CM,叶稍呈圆筒形,花序较疏,着花3-4朵2,侧向一方开放,花黄白色,具紫色或褐色毛刷状细纹和斑点。花被片反卷,有香味。   2、绯红唐菖蒲:又名红色唐菖蒲,球茎大型球状,株高90-120CM,茎圆柱形,着花6-7朵,小花钟形,绯红色,具大形白色斑点。   3、鹦鹉唐菖蒲:球大形扁球状,紫色,株高1M左右,着花10-12朵,侧向一方开放,花大形黄色,具深紫色斑点或紫晕。   4、多花唐菖蒲:球茎中等球形,株高45-60CM,着花20余朵,花大,白色。   5、报春花唐菖蒲:球茎较大形球状,植株矮小,着花3-5朵,侧向一方,花堇紫色,略带红晕。

展起重要作用的杂种

  (二)对现代唐菖蒲品种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杂种   1、柯氏唐菖蒲:该种是以2忧郁唐菖蒲为母本,以 2绯红唐菖蒲为父本进行杂交而成的,株高60CM,叶呈线状剑形,灰绿色,着花 2-4朵,洗哪个翼侧开放,黄紫色,瓣端具洋红色条纹和黄色斑点,具香味。   2、甘德唐菖蒲:是由鹦鹉唐菖蒲和绯红唐菖蒲杂交而成的,株高 90-150CM,花序长,着花多,花2红色或黄色,具各色条纹。   3、莱氏唐菖蒲:是以 紫斑唐菖蒲与甘德唐菖蒲为亲本杂交而成的,主要特点是耐寒性强,球茎 2基部可以生出匍匐枝状的芽,伸长后1其端部形成子球,将子球栽植,次年即可开花。另外,其花序着花较密,花钟形,白色或鲜黄色,喉部具洋红紫色的形状斑点。   4、齐氏唐菖蒲:是邵氏唐菖蒲和甘德唐菖蒲杂交,后经美国人哈劳克氏加以改良而成的。由 JLC命名。其杂种性具性强健,花大而美丽等显著特点。

现代唐菖蒲的品种分类

  1、依开花习性分类:   (1)春花品种:植株较矮小,球茎亦矮小,茎叶纤细,花轮小型。耐寒性强。   (2)夏花种类:植株高大,花多数,大而美丽。   2、依花型大小分类:   (1)巨花型:花冠直径14CM,以上,如辽宁的“龙泉”、武汉的“银光”、吉林的“含娇”等。   (2)大花型:花冠直径大于11CM,小于14CM。如甘肃临洮的“洮阳红”、荷兰的“苏格兰”。   (3)中花型:花较小,花冠直径崽—11CM之间,如甘肃的临洮的“蓝玉”等。   (4)小花型:花冠直径小于7。9CM ,一般春花类多属于此种类型。   3、依生长期分类:   (1)早花类:生长60-65天,约有6-7片叶时即可开花。   (2)中花类:生长70-75天后即可开花。   (3):晚花类:生长期较长,约80-90天,需8-9片叶时才能开花。   4、依花色分类:唐菖蒲品种的花色十分丰富又极富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十个色系:白色系、粉色系、黄色系、橙色系、红色系、浅紫色系、兰色系、紫色系、烟色系及复色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