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岩白菜 BergeniapurpurascensEngl.


岩白菜又名厚叶岩白菜,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原产于亚洲温带地区.岩白菜生长于海拔3700米以上的药用植物,喜温暖 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强,怕高温和强光,不耐干旱,它的提取物——岩白菜素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药物, 市场需求量巨大,深受药物学家的青睐。还有名叫呆白菜、矮白菜(《植物名实图考》),岩壁菜(《中国药植志》

基本信息

  种名:岩白菜   学名:BergeniapurpurascensEngl.   :虎耳草科   :岩白菜属   产地分布:原产中国西南部。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   蒴果;种子多数。花期3~4月。果期5月。   适宜水边、岩石间丛栽或草坪边缘栽植,也广泛用作地被植物.岩白菜   5~6月采全草,晒干备用。泡制:拣净杂质,洗净,切碎晒干。

形态特征

岩白菜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30厘米。根茎粗而长,紫红色,节间短。叶基生,肉质而厚,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7.5~16厘米,宽3.5~10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有细齿, 上面红绿色有光泽,下面谈绿色;叶柄长2~8厘米,基部扩大成鞘状。花茎长约25厘米左右,带红色,蝎尾状聚伞花序;花梗有褐色绵毛:花萼钟状,先端5 裂;裂片长椭圆形,花瓣5,白色,宽阔卵形;雄蕊10;雌蕊由2心皮组成,离生,花柱长,柱头头状,2浅裂。蒴果;种子多数。花期3~4月。果期5月。   多生于高山阴湿石缝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岩菖蒲)亦供用。另详专条。

厚叶岩白菜

  多年生草本,和上种近似。高20~60厘米。叶近基部互生,厚革质,长卵圆形或正圆形,长3~35厘米,宽2.5~30厘米,边缘具粗浅不等的圆齿或近全缘。花瓣淡红色,圆形;雄蕊10~12。   生于悬崖潮湿石缝中。分布新疆等地。

厚叶旋蒴苣苔

     多年生常绿草本。无茎。叶无柄;厚纸质;矩状匙形,长达17厘米,边缘微锯齿,上面绿色,光滑,叶脉不明显,下面密被类似白色或灰黄色糠秕样绒毛。花茎枝有镦毛,柔软,中空;聚花序,顶生,稀疏;花萼片5,卵形;子房无柄,线形。蒴果践形,果瓣2片,旋卷。花期5~6月。果期夏季。   生于山野岩石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 岩白菜干燥全草长25~30厘米。根茎粗直,圆柱形,长约10厘米,粗1~1.5厘米,外表粗糙,有大型的环节状纹理,根皮棕褐色,多成片脱落。质脆,断 面内心棕红色。叶片大,长椭圆形,厚实无毛,枯绿黄色,背面色淡,微带粉红;叶柄粉红色,易破碎。以片大、根茎粗壮为佳。   产于四川。

生长习性

  岩白菜生长于海拔3700米以上的药用植物,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强,怕高温和强光,不耐干旱,   多生于高山阴湿石缝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繁殖培育

繁殖

  用分株和播种繁殖。分株在春季或花后进行,将根茎切成长1厘米左右分栽.播种在初夏进行。播后15~20天发芽。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厚叶岩白菜及苦苣苔科植物厚叶旋蒴苣苔等的全草。   生长期保持土壤稍湿润。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春、秋季需阳光,夏季适当遮阴,对茎叶生长较为有利。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但不能过量.否则会影响开花.

栽培

     常有褐斑病和蚜虫危害.褐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蚜虫用2.5%鱼藤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价值

  岩白菜栽培容易.叶片紫褐色.花朵紫红色.十分美丽.花叶俱美,是常见的观叶又观花的宿根花卉.适宜水边、岩石间丛栽或草坪边缘栽植,也广泛用作地被植物.岩白菜5~6月采全草,晒干备用。泡制:拣净杂质,洗净,切碎晒干。   岩白菜它的提取物——岩白菜素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药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